今年5月,银川市出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补贴等条件。随后的几个月间,众多老旧小区开始对加装电梯“试水”,包括湖畔佳苑、蓝山名邸等小区已经开始动工,但随着加装电梯工作的逐渐深入,阻力也逐渐开始显露。
据报道,决定小区能否加装电梯的条件中,除了资金、公共设施等,最关键的是人的因素。据媒体报道,银川市部分小区加装电梯时,因低层住户反对,导致停工、阻工等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小区环境和邻里之间的感情。
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对很多高层住户,尤其是一些老年住户的出行便利来说显得尤为必要;但是对于不太需要电梯的低层住户,加装电梯带来的采光、噪音、通风、房屋贬值等方面的影响,同样也是可能造成的现实问题。因此,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涉及百姓私产,一方面要解决高层住户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倾听低层住户的相关诉求,相关规定更应细化,而不能粗暴的一刀切。
这就更需要发挥居民自治的功能,居民内部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对一些低层住户的疑虑有解答,有承诺。此外,面对一些争执,高层住户能否参考广州、南京等地的一些做法,在合理范围内,对低层住户有所补偿,毕竟,加装电梯有可能真的给人家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而低层住户在顾虑的同时,是否也能够考虑楼上的困难,推己及人?
总之,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到的问题肯定就不同,得出的结论肯定也不同,如此争论,难有结局,事情想要推进,当然就困难。其实,不止加装电梯如此,做别的事情也一样。要想让事情得以推进,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涉事双方都有共情心、同理心,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考虑。
我当然赞同加装电梯为老百姓带来方便,但我也赞同保护每一个人、每一份财产的权利,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崔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