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网消息(宁德晚报记者 吴宁宁)目前全市有多少电梯,安全情况如何,我市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确保电梯安全?如今电梯已成为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电梯安全问题自然也备受关注。记者从市质监局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将对未落实维保安全主体责任、存在电梯严重事故隐患和重大问题、社会满意度低的电梯维保单位实施约谈,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严肃处理。
据了解,截至10月31日,全市在册在用电梯共8168台。分类为:客梯7084台(其中住宅电梯涉及232个小区共4020台,占客梯总数的49.2%)、货梯649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412台、杂物电梯23台。近年来电梯每年增长率达12%以上,老旧电梯也逐年增加,全市使用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101台。
为确保电梯安全,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电梯安全整治专项行动。截至10月31日,各级质监(市场监管)部门已检查电梯使用单位1694家,督促142台问题电梯按要求进行整改;对73家维保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已有61台老旧电梯完成安全评估,拆除27台,停用10台,其余正在整改中。全市38台“三无电梯”,通过积极协调属地乡镇、街道,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召开业主、维保单位座谈会等宣传措施,目前已全部整治完毕。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电梯使用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中,包括社会公众电梯安全常识缺乏。电梯乘坐方式不正确、使用电梯搬运物品超载,造成电梯自动保护;用力按压或敲击电梯按钮,致使按钮失灵;在电梯内上下跳动,导致电梯超载装置自动停机;住房装修和日常运行中,任由杂物和垃圾散落于电梯门滑道内不及时清理;小孩随意玩耍电梯(自动扶梯)、随意破坏电梯设备、电梯故障强行扒门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都会造成电梯故障,存在安全隐患。
据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在加强电梯安全监管上,将提高住宅小区电梯监管有效性。将“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提醒物业公司按时申请检验,对检验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情况,逾期不整改的,依法予以查处。将“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作为”,针对住宅小区电梯故障投诉多的问题,采取“主动作为”措施:将投诉内容由维保单位核实、处理,然后再由监管部门介入、处理。对电梯故障投诉进行统计、分析,要求维保单位找出原因并集中技术力量加以解决。
“我们还将着力提升电梯维保质量水平。”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开展电梯运行质量和维保质量排查。开展对电梯维保单位违法违规综合量化记分及分类监察,每年向社会发布电梯维保质量信用等级评定考核结果,提升全社会对电梯维保质量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