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难题从根本上如何破解?爱登堡电梯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谭建明在操作论坛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解决维保难的两个方案
谭建明认为,要解决电梯安全根本问题,在电梯的维修费用来源、金额、物业管理费用比例等确定下来后,物业管理公司将电梯维修费用支付给维保单位。但是,维保单位收取的费用如果不能按法规要求满足维保人员每月两次的维保需要,那么维保工作一定做不好,电梯安全隐患就存在。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此,业内专家有一个想法,建议通过立法对电梯维保费用制定标准定额,维保单位承担安全主体责任,这样维保费用的管理也相对单一化。
还有另一种想法,就是由制造单位自己维保或委托维保,维保费用终身制,全部放在设备采购中考虑。如果遇上制造单位倒闭,在清算时,可根据使用年限将剩余费用作为清算负债。
电梯招投标的四项建议
关于电梯采购招投标活动,谭建明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例如,电梯选型时,从安全方面考虑,他建议增加“对在电梯安装、维保中因违规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单位,禁止在1~3年内参与政府采购项目”条款。
他还建议增加“鼓励使用具有预测安全事故的安全监控系统”条款,减少电梯安全隐患。
从节能方面考虑,他建议增加“鼓励选择具有A级能效特别是在运行和待机状态都能达A级能效的产品”条款,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节约运行成本。
此外,谭建明还呼吁废除歧视性、排他性条款,给自主品牌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他还就国内某电扶梯招标项目中存在的歧视性条款,从行业技术发展、产品使用验证等方面阐述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