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CENTER
扫除老旧楼房加装电梯“拦路虎” 这个地方这么做
新华社2020/11/05
分享:


深度老龄化的上海,“悬空老人”一直是民生痛点和难点。近年来,上海以民心工程推动民生工程,着力推进解决老旧楼房加装电梯工作,实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加速提升市民特别是老年群体的居住品质。

得民心:社区干部平时工作有力度

重阳节刚过,上海市就迎来首个整小区加装电梯的大型居民区——虹口区江湾镇街道逸仙小区14个单元加装电梯同时开工。

加装电梯虽然是个大好事,但一直以来业主间利益诉求不同导致的分歧,成为这项民生工程最大的“拦路虎”。一栋楼加梯“破冰”已是很难,逸仙小区这个大型居民区是如何实现整体推进?

上海市虹口区江湾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玉伟表示,“加装电梯工作直接检验了社区干部平时工作的力度和成效。逸仙小区率先实现整小区推进加梯,说明社区干部们平时工作得民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记者看到,当逸仙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祝海霞走在小区里,小区居民们远远看见就跟她挥手打招呼。祝海霞对小区的情况如数家珍,从今年7月份开始,居委启动对逸仙小区居民进行加装电梯意愿摸底,到9月底全部单元楼征询通过,用时2个多月。而这首先得益于第一台电梯成功加装后的良好示范效应。

2019年12月,逸仙小区首台加装电梯在10号楼试运行。家住2楼的瞿华夫妇终于松了一口气。瞿华告诉记者,妻子夏明君得尿毒症近20年,如今行动困难;自己做过一次大手术后身体也不如从前,已经无法抱起妻子。“没电梯的时候,我只能麻烦志愿者帮着把妻子背下楼。我清晰地记得电梯试运行第一天,我立马找到楼组长要电梯卡,这样第二天下楼去医院我们就不用再麻烦别人了。”

“攻心战”:获得多数底楼居民理解

加装电梯,一楼往往反对意见最大,不仅享受不了好处,还要面临加装电梯后可能带来的遮光、噪音等问题,“最敏感的是房价。当初买房,‘金三银四’。加装电梯后,五六七层逆袭成最贵的黄金楼层,一二楼房价下跌尤其严重。”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冠生园路居委会主任茅伟新说。

“有些底楼居民来问我们要补偿,我说这是政府的民生工程。谁家都有老人,谁都有老的时候,将心比心,考虑一下老年街坊邻居的生活困难。”祝海霞说,经过居委干部们反复上门进行“攻心战”,加梯工作终于获得了绝大多数底楼居民的理解。“现在,加装电梯非但没有让邻里间红了脸,反而让邻里间关系更和谐。”

资金筹措,也是加装电梯的障碍之一。“逸仙小区有一户5楼居民,经济比较困难。邻居得知这个情况后,主动要求承担这家的加梯费用,让这户居民深受感动。”祝海霞表示,该户居民同时非常不好意思,最终,在居委的撮合下,这户居民与“出资方”商定了分期还款的方式,进一步促进了邻里感情。

创新模式:党建引领促进居民自治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加装电梯成为上海的民生工作热点,不少街镇也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

——党建引领。

党建引领是江湾镇街道在加梯工作中积攒的重要经验。刘玉伟介绍说,江湾镇街道做到了“加梯在哪里,支部建在哪里”,成立加梯临时党支部,使“每幢楼都有党的组织在引领、每个楼道都有党的工作在推进、每名党员都在社区发挥作用”,确保成功推进。

“夯实基层党建很重要。我们在每个小区都成立了加梯临时党支部。此外还有城建部门、规划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小区业委会、物业代表等一起作为支部委员。加装电梯是一个涉及多部门的事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手续和流程上的问题。临时党支部的设立,让加装电梯过程中碰到的各类跨部门的疑难杂症能够最高效解决。”刘玉伟说。

——充分发挥居民自治。

不少基层干部认为,加装电梯虽然本质上是居民自治的过程,但社区要为居民提供协商和交流的平台。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用钉钉数字化协同办公平台收集群众意见,支付宝扫一扫就能查询加梯政策和流程,看到自家楼宇能否加装,表达加梯意愿并了解本小区加梯推进情况等。

上海市虹口区委书记吴信宝认为,基层社区应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出发点,深入调研群众需求,广泛征求意见。在交流协商机制构建上,虹口区将积极完善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的议事平台,畅通群众反映意愿、意见建议渠道,从实际问题出发推进加装电梯工作。

在吴信宝看来,加装电梯不仅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促进居民自治,让更多居民更愿意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的民心工程。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九华山路24号
电话:0551-62656961 64668639 64676935 64676391   邮编:230001
邮箱:dtxh@heta2011.com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 ©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