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CENTER
优秀科普征文展 | 电梯安全在身边 科普知识入人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08/24
分享:
一、世界上第一台曳引式驱动电梯的雏形

1854 年,在纽约水晶宫展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公开展示了他的安全升降机。他站在载有木箱、大桶和其他货物的升降机平台上,当平台升至大家都能看到的高度后,他命令砍断绳缆,制动爪立即伸入平台两侧的锯齿状的铁条内,平台安全地停在原地,纹丝不动。

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电梯诞生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的头几年里,每逢“五一” “十一” 等重大节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总要到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庆典活动。为适应天安门政治活动的需要,1951年冬,党中央提出要在北京天安门安装一台我国自己制造的电梯,经过多方权衡,这个任务最终交给了天津从庆生电机厂。经过四个多月的研制,第一台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制造的电梯诞生了,这是一部仿奥的斯乘客电梯,该电梯载重量为1000kg,速度为0.70m/s,交流单速、手动控制。从此以后,国民对电梯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的不断追求推动了我国电梯技术的进步。

二、电梯是保证安全出行的好朋友

电梯是高层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设备。据有关资料介绍:乘坐电梯与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相比,电梯是最安全的。我国是世界上对电梯安全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如国家标准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是从欧洲标准EN81转化而来,我国又把它上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电梯安全部件由经批准的机构进行型式试验的认证规程,而且规定了电梯在交付使用前的安装、改造、重大修理后必须进行的检验内容与要求,标准还规定了注册在用的电梯每年一次的定期检验。

1. 乘电梯有什么风险

像任何交通工具一样,电梯每天都在不停地运行,运行就有可能产生部件磨损或损坏,如果不经常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调整,电梯就可能会发生故障,进而带来一定的风险。为了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多年来人们一直都在对电梯进行改进,使得它的安全保障措施日趋完善。

(1)乘客在进入或走出电梯时要通过层门,此时可能会造成伤害的是跌入井道或因出现“开门走车”而被剪切。

(2)乘客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伤害的是由于非正常的加(减)速度造成失重、超重和冲击。这就是通常俗称的轿厢“蹾底” “冲顶”。这些危险发生的概率虽然不高,但后果极为严重,是必须排除的最大安全风险。

2. 电梯如何消除风险,确保安全运行

(1)使用单位、物业管理、维保单位、检验机构各方要各尽其职,严格遵守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福建省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等技术规范做好日常维护、维保、检验。

(2)电梯一旦出现故障,不但要尽快排除而且要查清原因并排除再次发生的可能。

(3)乘客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应该学会用文明操作来保障自身安全。

3. 对于电梯困人的正确认识

这里所说的电梯困人是指电梯因门锁回路或安全回路断开、控制系统失灵或误动作、供电系统停电以及人为等原因造成正常行驶的电梯突然停驶,从而将乘客困在轿厢内的现象。

电梯困人是电梯故障现象的一种表现,但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状态。当电梯某个安全部件或控制系统发生异常时,会对电梯正常运行产生障碍,从而导致电梯困人。换句话说,电梯困人是电梯出现故障的具体表现。它告诉乘客,同时也告知维保人员应即刻予以维修,如不及时维修电梯仍然继续运行会使故障扩大或发生事故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必须立即停止运行。从这个角度看,电梯困人也是一种保护状态,就像电气线路中的漏电保护器一样,当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时候,它便自动切断电源,使设备处于失电状态,从而保护人身安全。

电梯困人是设计人员出于安全设计理念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措施。当电梯故障发生时,电梯立即停止运行,这是让电梯不能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的控制手段,是设计人员为确保人身安全而采取的技术处理措施。虽然表面上看,困人不是一件好事,但它本质安全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电梯困人对乘客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危险,只要乘客放松心情,保持冷静,采取正当的措施等待救援,就不会被伤害。

(1)被困电梯会不会缺氧窒息?

不会。电梯轿厢不是密闭的,通风口面积是轿厢面积的1%,还设有专门的通风设施,所以不会造成缺氧窒息。人在幽闭空间精神紧张会感觉呼吸不畅是一种主观感受。

(2)电梯没有停稳为什么轿厢就开门了?

为了提高运行效率,这是部分电梯特有的提前开门功能。当电梯轿厢进入开门区域内,以不大于0.30米每秒缓慢速度运行,会一边平层一边开门,提高运行效率。

(3)平层开门后电梯为什么还会移动?

这是部分电梯特有的再平层功能,当乘客进出轿厢后,由于轿厢重量发生变化引起钢丝绳伸缩导致轿厢不平层,为使轿厢与厅门地坎仍保持同一水平,电梯平层开门后还会移动,方便人员进出。

(4)发生火灾地震时是否可以搭乘电梯逃生?

不能。电梯所在大楼发生火灾时,大楼的电气线路易发生短路,造成意外停梯。同时,因着火而产生的浓烟会进入电梯井道,造成被困于电梯轿厢的乘客窒息。所以大楼发生火灾时禁止搭乘电梯逃生,应采用消防通道疏散。当发生地震时,因建筑物体会发生晃动或位移,电梯电源随时会中断,导致人员被困轿厢,禁止搭乘电梯逃生。轿厢内的乘客应立即按下所有内呼按钮,轿厢就近平层开门后尽快走安全通道撤离。

三、识图知意

表示向上外呼按钮,在候梯厅要到上方楼层去时按此按钮呼梯。表示向下外呼按钮,在候梯厅要到下方楼层去时按此按钮呼梯。另外要想保持电梯开门状态,也可用持续按压“向上外呼按钮” 或“向下外呼按钮” 的方法实现。

是楼层登记按钮,在轿厢内的操作面板上,希望到那一个楼层就按下相对应的楼层按钮。数字前加“B” 或“-” 的表示地下楼层。按钮上的小点是盲文,可方便有视力障碍的人使用电梯。

表示关门按钮,在轿厢内按下此按钮可立即关门,节省时间。表示的是开门按钮,在电关门时按下可使电梯重新开门,持续按压此按钮可使电梯保持开门。

表示紧急通话按钮,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被困电梯轿厢内时,按下此按钮可以接通电梯管理部门的值班室,寻求救援。表示的是警铃按钮,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被困电梯轿厢内时,按下此按钮会发出较大的报警声,以向电梯外的人寻求帮助。和上述紧急通话按钮可同时使用。也有部分电梯仅有警铃按钮其中之一,功能也合二为一。

 消防开关,在发生火灾时敲破消防开关的玻璃面板,按下开关电梯会返回预设的撤离层,保持开门,不响应内外呼信号,在正常情况下,电梯的消防开关、紧急报警装置、警铃按钮以及自动扶梯的红色紧急停止按钮都是不能随意动的。某些电梯轿厢内按钮,在电梯关门前或关门时按此按钮可以使电梯门保持打开状态,以便搬运东西。如需关门只要再按关门按钮即可。

握住扶手带。乘客应面向扶梯前进方向握住扶手带,以免扶梯骤停导致摔倒。

 应拉住小孩。因小孩够不到扶手带,应被大人拉住,且不可让小孩单独乘坐电梯。

 应抱住宠物。防止宠物在自动扶梯或人行道上乱跑,引起危险。

 禁止使用非专用手推车。除超市提供的专用手推车仅允许在自动人行道上使用外,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上禁止使用非专用手推车如婴儿车、轮椅等(此类推车或超大物件可通过乘客电梯上下)。自动扶梯与人行道出入口处红色按钮一般位于扶手装置下方的明显位置,发生紧急状况时按下,扶梯可立即停止运行。正常情况下请勿按动此按钮,以防扶梯骤停导致其他乘客因惯性摔倒。


自动扶梯紧急状况停止运行按钮。


自动扶梯安全防夹装置。

上图是自动扶梯上一种安全防夹装置,以防乘客的鞋或裙摆等卡进梯级和围裙板之间的间隙发生事故,乘坐扶梯时请将脚离开梯级边缘请站在黄色安全警示边框内,更不要用鞋去蹭毛刷。自动人行道与自动扶梯相比来说结构有差别,人行道踏板和围裙板之间不存在卡入的风险,所以不用安装防夹装置。

四、电梯技术发展新方向

超高速电梯:随着全球城市化发展,摩天大楼越来越多,超高速电梯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线,超高速电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已经非常完善。

直线驱动技术:直线电机直接驱动轿厢,甚至连钢丝绳都不用。目前已有电梯制造公司研制出可以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移动的电梯,就是采用直线电动机驱动的,这种电梯可在同一个井道内布置多个轿厢,同时运行,极大地提高效率,节省空间。

物联网及云技术运用:厂家技术人员可实时监控电梯运行状态,对电梯的异常状况提出警告,对电梯故障进行远程诊断等。乘客也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了解所乘电梯的各种信息。

绿色电梯:电梯要向节能、环保、长寿命的方向发展,这是和全世界的发展理念相吻合的。

五、结语

由于电梯技术含量高、乘用人群广泛、使用频繁等特点,电梯安全高效运行及其重要。本文只是简单相应地科普了一些电梯安全知识希望各方面都要高度重视电梯安全,文明使用电梯。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九华山路24号
电话:0551-62656961 64668639 64676935 64676391   邮编:230001
邮箱:dtxh@heta2011.com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 ©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