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就老房加装电梯推出连续报道,不少市民打来热线反映遇到的困难。昨日有市民专门来电表示,一栋楼12户有10户同意加装电梯,但最后卡在了政策上。针对这样的情况,业内专家及市人大代表均建议成都在政策上再做做“减法”。
现象
一楼业主不摊钱都不愿加装电梯
“我们这儿住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爬不动楼了。”昨日下午,成都晚报记者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位于九茹村的职工家属区见到了和卫东。为了加装电梯,去年10月开始,80多岁的和卫东多方了解成都乃至全国的相关政策,今年2月牵头在小区成立加装电梯筹备小组。和卫东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他虽然有其他住所,但退休后不愿离开老同事,“我们当了三四十年同事,退休了住在一个小区安逸。这里离川大华西医院也近,看病方便。”和卫东说,通过数次召开电梯增设业主协商会、上门做工作,他所在单元楼12户业主中有10户同意加装电梯,只有2户不同意。
“一楼业主不喊他摊钱都不愿意加装电梯,现在就卡在这里了。只要有人不同意,就没有办法申请安装电梯。”和卫东告诉记者,他们单位除了位于九茹村的职工家属区,还有两个职工家属区,共计2000多户业主,加装电梯筹备小组成员来自3个不同的家属区,在全力做业主工作的同时,今年2月底,他们联系到一家愿意免费提供电梯的公司,还邀请到一家公司做了电梯井设计及施工方案。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手抄、打印的政策文件在和卫东桌上堆了很厚一叠,他也联系过相关部门,得到的答案是按现有政策执行。随后,记者采访市建委政策法规处、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得到了相同的答复。市建委政策法规处有关人员表示,目前成都相关政策较严格,“在政策没有调整前,只能按现有政策执行。”
建议
三分之二同意加公示可借鉴
《物权法》规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经过两个“三分之二”同意:总人数占业主总数、所拥有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都达三分之二以上即可。不过,成都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除了以上两个必要条件外,还应当经增设电梯单元全体业主住户同意。在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副秘书长王江海看来,这样的前置条件要求太高,难以实现。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出台加装电梯政策的城市主要有3种决策类型:一是单元业主“全体签字同意”制。但从实施情况看,低层业主积极性不高,推动困难。二是单元业主“三分之二签字同意+公示”制。厦门、福州、广州都是如此,这3个城市也是国内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推进效果最好的城市。三是按幢的“三分之二业主签字同意”制。目前只有上海是这样规定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从国内实践看,单元业主‘三分之二签字同意+公示’制比较可行,实施效果也比较好,成都或许可以采用这个方式。”王江海表示,此前他曾前往外省学习成功经验,“三分之二签字同意+公示”制极大降低了增设电梯的门槛,同时也考虑到那些消极回避或者干脆不同意的业主,“采取‘公示法则’,公示期过后,若没有接到梯位业主对加装电梯事项的异议,就可到相关部门办理加装电梯手续。”
现状
手续审批牵扯到多个部门
傅女士家住成都西门一老小区,在老家重庆的父母年纪大了,她想接他们过来一起住。“在一次小区业主大会上,我动员其他业主加装电梯,大家觉得审批手续太复杂,一直拖到现在也没有动手。”傅女士表示,许多业主不同意,她独木难支。
3年前,傅女士凑够了二套房的首付,在成都东门购置了一套电梯公寓,给父母养老。“尽管我的问题解决了,但原小区住了很多老年人,如果要他们四处奔走,那会很‘恼火’的。是不是可以再简化一下审批手续,比如多部门联合办公,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便利。”
按照《成都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管理办法》,在办理程序方面,要求简化、便民,涉及的相关审批手续由各区(市)县规划、建设、房管、质监、消防等部门办理,相关审批部门应当按照优化审批流程要求,采取并联审批、集中审批方式支持加快办理。记者拨打中心城区多个规划分局了解到,对于增设电梯的相关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只能办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其它流程需要到建委等部门办理。此外,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并联审批窗口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并不办理相关业务。
“‘管事’部门明确了,就必须加强服务窗口人员培训,帮助市民解读相关政策,对申请流程予以引导。”王江海表示,这样才能让政策更具操作性。
专业视角
市人大代表:加装电梯是好事
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方方一直关注老楼加装电梯。方方告诉成都晚报记者,去年,市人大代表、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庆也就老房增设电梯提出了议案,“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对于“增设电梯需经单元全体业主住户同意”,方方认为,成都可以参考一下外地“三分之二签字同意+公示”的模式,“如果三分之二签字同意不行,可不可以尝试80%至85%单元业主同意就可以。”方方表示,目前成都还没有增设电梯的成功案例,相关部门可以适当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除了建议适当降低门槛,方方希望政府给予更多政策支持,比如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牵头对建筑进行安全性检测鉴定等。
5步流程
目前,电梯增设程序分5步走,建设、规划和质监等部门是“管事”机构。
第一步
业主协商,并委托相关机构对建筑进行安全性检测鉴定,认定其不存在结构安全隐患,并且公示公证。
第二步
未预留电梯井的建筑,需持专业公司设计的电梯井方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已预留则无此环节),根据具体情况,如涉及消防等审批,亦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此环节对口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第三步
向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工程施工审查手续。
第四步
完成电梯井土建施工及验收后到质监部门办理电梯施工开工告知和完工检验、电梯使用登记证。
第五步
最后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成都晚报记者 涂文全 见习记者 伍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