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旧楼装电梯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楼价上涨(图)
• 2013-3-7 9:58:00
• 来源:中工网
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
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国一些老旧住宅区的多层居住楼没有电梯,给很多居住者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在全国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对这些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
对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有法律依据和现实需求
朱国萍代表之所以提倡旧楼改造加装电梯的建议,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法律依据和深刻的现实需求的。
我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版)第六十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推进宜居环境建设,为老年人日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提供安全、便利和舒适的环境”,“为老旧楼装电梯”是“提供舒适环境”的重要之义。
“在上个世纪末之前,我国内地的居民住宅”一般都未加装电梯,即便是六七层,甚至八九层的高楼也是如此。这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没有电梯,对老人尤其病残老人来说,上下楼是个大难题。
2012年,朱国萍代表留意到湖南《快乐老人报》的“为中国老人造部电梯”系列报道,发现全国各地众多老人都有着“为老旧楼装电梯”的呼声。“我随后了解到,有些老人因为没有电梯,往往连续几天不出门。”朱国萍代表说。
朱国萍代表把电梯比喻成“生命的升降机”。如果老旧楼没有加装电梯,一些住户如遇紧急情况需要急救,时间是万分重要的,对心脏病等患者来说安装一部电梯就等于安装了生的希望。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正如朱国萍代表所说,加装电梯对于老弱病残者而言,不但解决了他们的出行之难,还可以预防突发情况,同时也可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为老旧楼装电梯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楼价上涨
为老旧楼装电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楼价上涨幅度过快。朱国萍代表就此分四个方面做了分析:
首先,多层加装电梯可以解决住户居住困难,降低了新楼供应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楼市紧张和抑制楼价上涨幅度过快,利国利民;其次,多层住宅改造加装电梯,对新的经济适应房、廉租房的建造标准提供了规划和设计方面的参考数据;再次,多层住宅改造加装电梯能使旧房住户的生活质量提高,减轻为购新房而添的经济压力,促进社会安定,同时使老旧住宅的社会效益大大增加。然后解决老住宅安装电梯的问题,还可以让政府的亲和力和公信力更加提高。
关于可行性分析方面,朱国萍代表说,目前,上海、广州、中山等地已有多起老旧楼安装电梯的成功案例,因为其技术并不复杂,有范例可借鉴;占地小,每台约1.5平方米;造价不高;工期又短,一般三至五个月就可以完成一座楼的改造。
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有制约因素 政府应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为老旧楼装电梯,虽是一件好事,可好事多磨,也有其难点所在,朱国萍代表认为居民意见难一致,资金难筹集,评审手续复杂繁琐,电梯日常管理难是主要的制约因素,为此她建议:
一、政府应制定相关扶持政策,譬如,制定建设、管理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减免税费政策。
二、政府部门也应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
三、规范建设和管理程序。譬如各地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把城市楼房电梯改造工作纳入该地的市政建设和旧房改造规划等。
四、资金筹集,在资金费用方面,建议除住户自己负担外,国家可以明确房改房允许使用住房维修基金,同时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民生工程,统一给予适当补贴。当然,筹集建设资本可以多渠道,比如动员开发商投资、电梯厂商投资,有条件的小区可以加层出售融资等等。五、完成改造后的使用管理,参照社会物业管理,由物业公司或街道居委会负责管理,住户缴纳适当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