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首个加装电梯旧楼昨开工
2012-6-15 9:27:00 来源:广州日报
如进展顺利洪家基正街12号居民今年10月就能用上电梯。
看本报报道阿伯萌生装电梯想法 历时两年奔波百余趟终成功
本报讯(记者齐华伟摄影报道)多位七旬老伯历时两年多,在多个政府部门奔波百余次终于换来了施工许可。昨日,中山首个加装电梯的旧楼正式开工。如果进展顺利,街坊们从本报有关广州旧楼加装电梯的报道中萌发的愿望,将在今年10月份变成现实。
看《广州日报》报道萌发想法
昨日上午,洪家基正街12号7楼,76岁的侯伯和74岁的黄伯兴致勃勃地向来访的记者讲述着他们为旧楼加装电梯的历程,当天是这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旧楼加装电梯开工的日子,这也是中山首个加装电梯的旧楼。
侯伯介绍说,这栋楼共七层,15户人家中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纪最大的97岁,上下楼梯不方便,想出一次门都很困难。两年多前黄伯看到《广州日报》上介绍广州旧楼装电梯的案例。看完本报的报道后,他萌生了给自家楼房加装电梯的想法,这很快得到了邻居们的赞同。随后,几位热心的邻居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
黄伯说,他在退休前从事的是建筑相关工作,对电梯也比较了解,侯伯原来在规划局工作。
历时两年辛苦奔波方获许可
实际操作下去,老人们才发现事情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为中山此前没有旧楼加装电梯的先例,更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
黄伯清楚地记得,正式开始为加装电梯奔走是在2010年3月份,跑各个职能部门,找设计、勘察单位,联系电梯厂家,施工单位……今年初,向规划局提交的加装电梯申请才获批。
“我年纪大一点跑得少点,差不多跑了60趟,他年纪轻跑得次数多,差不多有80趟。”侯伯说,由于需要跑的部门太多,每个部门都要办手续,而每个手续基本都是20个工作日,在加装电梯过程中,最大的麻烦来源于在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种奔波。
自称情况特殊不具示范意义
对于加装电梯的情况及费用,黄伯显然已烂熟于心,“我们选的是广日牌的8人电梯,电梯预算22万元,施工费用预算22万元,最终的费用根据实际支出按系数来折算。”黄伯称如果进展顺利,今年10月份街坊们就可以享受到电梯带来的便利,“工期大概80天,建好了还要相关部门验收后才能用。”
而对于首次在中山加装电梯的示范意义,黄伯则表示,他们属于特殊情况。但黄伯建议,有这样需求的街坊最好先找设计公司看过之后,有个大概思路,再去和邻居们商量